下足绣花工夫 决胜脱贫攻坚
阆中市社会扶贫工作纪实
2017年我市全市整合涉农资金4.5亿,落实国开行贷款6.2亿。明确了56个村退出、3027户8252人脱贫的目标。建成通村公路191.8公里;便民路完工433公里;建设集中供水站6处,脱贫奔康产业园已建成52个。今年1至9月份,我市社会各届通过捐款捐物、引进资金等累计投入2735.737万元。帮扶引进项目39个,举办培训班167期,培训各类人员10353人次,组织劳务输出975人次。
农企联姻助脱贫
万企帮万村,发展又扶贫。阆中市积极开展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活动,政府搭台,村企唱戏。在座谈会上,大家相互交流沟通,并签定扶贫协议。目前,我市有32家企业成功对接32个贫困村。扶贫形式多种式样,扶贫效果显著增强。
勇挑扶贫重任,致富不忘乡邻。马家农场通过“让利出售、保底收购”“委托代养、保本增值”“风险防控”三项更优厚的帮扶措施,帮助朱镇乡所有的精准贫困户脱贫致富。马家农场与贫困户签订《生猪委托协议》《生猪出售让利、育肥猪回收服务协议》,为贫困户脱贫致富保驾护航,并兑现落实代养分红每头200元的承诺。经常照顾慰问孤寡弱小,扶危济困,充分体现了马家农场勇于担当、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。
“深入农村、服务三农、助困扶贫”,这是四川三道禾食品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。“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三道合一的精准扶贫模式。700万元的总投资,1000亩的生产基地,10000平方米的加工厂,8000吨的年加工能力,3500余贫困群众被吸纳就业,印证了公司“助力脱贫攻坚、助困脱贫致富”的决心和能力。
“八分半山一分田,半分水域加庄园”,这是唐洪华创立的阆中市塘皇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动写照。他的专业合作社,免费提供技术、种子、资金等系列服务。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,创造经济效益达100余万元。
千祥生姜专业合作社提供无病毒优质姜种,提高了生姜品质和产量,千佛竹根姜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“农产品地理标志”登记证书。
精准扶贫,集智集力,发展旅游,殊途同归。大力开发休闲度假、农业观光、采摘品尝、民俗体验及传统手工制品等乡村旅游产品。
企业帮村助发展
帮扶阆中已有30余年历史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,累计帮扶项目超过150余个,总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。重点帮扶了思依镇金斗观村“水利利民工程”项目、峰占乡中华观村村道建设项目、东兴镇大力宫村村主干道建设项目、水利提灌站维修项目和生猪育肥场建设项目等。
“得益于社会、回报于社会”,这是四川蜀誉公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的发展宗旨。它彰显了公司“心系公益、积极参与社会脱贫事业”的强烈责任感。主动出资6万元,帮助侯仕义修建了砖木结构房屋105平方米。彻底解决了住房问题。
四川蜀誉公司长期从小学到大学持续扶助16名贫困学生,2017年在全市“博爱助学、金秋圆梦”活动中,主动捐助30名贫困学生。扶贫济困资金超过100多万元。
科学发展助乡亲,积极扶贫阆味香。阆中市阆味香食品有限公司与木兰乡、北门乡、鹤峰乡、清泉乡等二十多个省定贫困村,签订发展“订单农业”,免费提供种苗,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0余户共同致富,人均增收3000余元,购销农产品合同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,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。
真心帮扶暖人心
将工作智慧变成扶贫智慧,将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。全市200余个企事业单位深入到全市贫困村开展帮扶。深入农户,细问详查,用心倾听,真心联络,耐心解释,细心谋划。帮扶工作做深做细,全力帮助各脱贫村做到“一低五有”。帮助各脱贫户做到“一超六有”。
有了政府健全的政策保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,贫困户有决心、有信心、有耐心发展产业,持续稳定增收,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编辑:宋 遥
审核:张晓东
来源:阆中市脱贫办
了!
标签: 阆中三农视频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